
消息內容
主題 | 經濟日報專欄:孩子理財入門—如何善用利是錢﹖ |
內容 | 新正頭,長輩們都會為小孩送上象徵祝福的利是錢,父母有沒有想過趁此機會為子女補習理財知識,從如何分配與運用利是錢開始,讓他們學識財富管理,實現目標﹖ 利是錢如何分配 孩子要有say 小孩收到利是錢,父母很多時會擔心他們亂花錢,甚或根本不懂如何處理這筆小財富,索性要求子女全數「上繳」,代為保管。不過小孩對收到的利是錢完全無say,甚至連自己到底收到多少金額都不知道,自然較難從小建立對金錢的概念,故家長不妨從拆利是開始,與子女一同點算金額,再共商如何分配使用,定出消費與儲蓄的比例,並在過程中講解養成儲蓄習慣的重要性,培養孩子先儲蓄後消費的習慣,深入淺出地解釋常見儲蓄投資的方法,如複息效應如何提升回報,積少成多,讓他們明白存起的金錢可以實踐真正的目標,而非單純地滿足消費慾。有家長可能會認為,小孩的利是錢數額不多,數年滾存的回報都不及「??多幾封利是」,何必多此一舉﹖須知道,整個過程的重點不在於金錢多寡,而是要讓孩子透過參與討論,思考財富的管理與運用,從而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與習慣。 與子女共同制定儲蓄方案 以利是錢作引子,可以為孩子上理財入門第一課。建立了基本的概念後,下一步是如何實踐,家長應以身作則,舉例說要在十數年間儲備子女海外升學的費用,就可與子女一同擬定儲蓄方案。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投資產品,當中儲蓄保險能提供相對穩定的回報,對於要在某期限內達成儲蓄目標的人士而言是不錯的選項,而且這類產品多兼備壽險功能,變相為家人提供多一份保障。不少人認為儲蓄保險的供款年期長,欠彈性,其實當中存有誤解,年期長短按客戶的供款能力與儲蓄目標而定,短至三年五年、長至十至數十年的計劃亦可選擇,而不同計劃的保證與非保證回報亦不盡相同,投資前不妨向專業的保險理財顧問多了解詳情,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。 香港人壽保險從業員協會會長 鄭鏗源 |
日期 | 01/29/2020 |